3月23日,和煦春风拂过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气象日主场活动在此举行。活动由江苏省气象局、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省气象学会承办,通过科普讲解、颁奖仪式、学生展演等形式,向公众传递气象科学魅力,让气象知识以更生动的姿态融入市民生活。
活动伊始,省气象学会特邀科普专家李特以《气象预警技术的进化史》为题,用生动的案例讲述了从观云识天到AI预警的百年跨越。随后,科普讲解员赵慧和张洁分别以《雷电至 莫大意 科学防御有奥秘》和《神出鬼没的雷雨大风》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雷电、龙卷风的科学防御知识,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宝贵的防灾减灾指南。现场观众王女士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气象预警离生活很远,今天才明白每一秒的预警都可能关乎生命安全。”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2025年青少年气象科普作品比赛颁奖仪式。此次比赛围绕“气象预警早发布,美丽江苏共守护”主题展开,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征集征文、绘画、微视频等作品。参赛作品中涌现出大量优秀之作,孩子们用童真视角诠释了气象预警的重要性,赢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省科协副主席徐春生、省气象局副局长解令运为获奖选手、优秀指导老师以及优秀组织奖的代表颁发了证书。来自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的邵瑾娴,凭借视频《陶陶晓晓说天气之龙卷风的神秘力量》斩获少儿组视频一等奖,她激动地说:“我制作这个视频的初衷,就是想告诉大家,龙卷风不可怕,科学应对最重要!”颁奖仪式后,获奖的小作者们还带来了精彩的现场表演,展示了他们在气象科普创作和传播方面的才华和热情。



活动结束后,观众纷纷驻足于文创产品展区。“苏苏”气象人偶热情迎宾,指引观众参与主题日打卡活动。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市民刘大爷展示着科普手册说:"既学了知识还领了奖品,这样的科普活动要多办!"

为深化公众对气象预警的认知,世界气象日期间,全省气象部门集中开放50多家气象科普场馆,并联合科协、宣传、教育、水利、应急管理等单位组织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系列活动持续科普气象预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应采取的科学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