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省气象学会和省气象局主办、常州市气象局和常州市气象学会承办的2025年江苏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来自部门内外4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本次比赛以“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为主题,旨在加强气象科学知识、气象新技术新成果、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普及,提升气象科学传播能力,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解令运出席了相关活动。

为精准覆盖不同群体的科普传播力量,比赛设置三个赛道:科研业务赛道面向气象部门科研业务人员、行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气象相关专业教师等,旨在挖掘业务一线的科普潜力;专业讲解赛道面向气象主播、气象科普基地专职讲解人员及其他以气象科普传播为主要岗位职责的人员,彰显专业队伍的科普功底;志愿传播赛道面向在校学生、气象部门外兼职从事气象科普传播工作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中小学教师和气象爱好者等,汇聚社会各界的科普热情。
比赛现场精彩纷呈,选手们围绕天气预报、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智慧气象发展、气象前沿科技等主题,巧妙运用图像、视频、评书、实物道具等多元形式,将复杂的气象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盛宴。经过激烈的角逐,江苏省气候中心王子月、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皮亚奇、国防科技大学杨佳乐分别荣获科研业务赛道、专业讲解赛道和志愿传播赛道一等奖,射阳县气象局董尚荣杰、扬州市气象局徐乐、无锡市气象局姚臣、溧阳市融媒体中心丁文婧、国防科技大学郑琳获得相关组别二等奖,常州市气象局李斌、江苏省气象台刘子琦、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王青玥、南京市气象局谢华麟、宿迁市气象局侍待、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刘思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玥和王圣杰获得相应组别三等奖。此外,江苏省气候中心王子月等创作的《天气如何“踢”足球?高温高湿下的绿茵暗战》、国防科技大学杨佳乐等创作的《给蓝天勇士装上“透视眼”--单光子雷达守护跳伞安全》、无锡市气象局姚臣等创作的《熊熊山火背后的致命推手—焚风》三篇作品凭借精准的内容架构与生动的表达,获最佳讲解词奖。




赛事尾声,来自中国气象学会、省科协及省科技馆的专家对比赛进行了专业点评。专家们高度肯定了选手们扎实的知识储备与出色的科普能力,同时从选题创新性、内容逻辑性、表达感染力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气象科普工作者指明了提升方向。
作为江苏省气象部门的品牌活动,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已成为培养科普人才的重要平台。多年来,通过持续深耕科普作品创作、人才培育与活动组织,全省气象科普力量不断壮大,在省部级及全国赛事中屡创佳绩。据悉,大赛结束后,省气象学会与省气象局将从获奖选手中优中选优,组队参加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及江苏省科普讲解大赛,让江苏气象科普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